刚过完小孩子的节日,又要过大孩子的“节日”:高考。
每到这个时候,网上总会兴起关于“上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”的讨论。今年,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仍达到2.5亿。
知识、学历/文凭、同学/人脉、爱情、眼界/见识……网友们的讨论不一而足,而排名第一的回答却是:让选择更多。这个答案的转赞人数超过20万。
蔡元培先生说,大学者,研究高深学问者也。梅贻琦先生说,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其实,都是就大学最本质的职能教学和研究来说的。
但这个学习不同于高中填鸭式或者被动式的学习,而是主动的、独立的学习,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大学,学生们第一次有了独立选择的自由。有的选择在知识的海洋遨游,有的选择放飞自我,沉迷游戏、网络,荒废了学业,这也是自由选择的代价。
上大学当然不止于学习知识,更重要的是开阔眼界,增长见识。俞敏洪曾建议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尽量离开自己的家乡,越远越好,而且要去大城市,就是出于这个考虑。
一位网友说得好:上大学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能够更好地,更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,是为了通过理性或感性的方式去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,包括他们背后隐含的逻辑,是为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行走时,多一份行为的缰绳,少一份思想的枷锁。
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认为,上大学最重要的是学做人。学做一个健全的、有自信的、尊重别人的、有社会责任感的人,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。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、人生观。
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这样的人才和精英应该有独立创造精神,应该有志于国家、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和进步。如果只关注分数、文凭、工资,一切唯实用主义、实利主义,即使最终从名牌大学毕业,也可能会成为北大教授钱理群所说的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
畅销书《浪潮之巅》的作者、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的吴军博士也认为,获得良知,并且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,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。
他在《大学之路》中写道:什么是大学?为什么要上大学?每个人都知道大学这个词,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去深究它的含义。在我看来,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研究的中心,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、新文化的发源地,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的家,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。
吴军博士根据自己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名校,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,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而精心写就的《大学之路》,体现出一位在中美两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中美两国教育,尤其是对大学阶段的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感悟。
在书中,作者阐述了英美教育家的教育理念,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大学的教育方法、办学理念和招生特点,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,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,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,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。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,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,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教育乃终身学习,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大学学位为终结。
今天中国的高考,和当年的科举考试完全不同,但是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科举考试上。这些人认为,孩子们(或者自己)一旦进入一个好大学,就如同过去中了进士,似乎一切荣华富贵就会随之而来。因此,在进了大学后,许多学生并不把入学当作一个新的开始,到毕业时还觉得国家欠他们一份好工作。这完全是科举思想在作怪。
重压之下的中国学生,踏上大学之路就成了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延伸,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,会觉得他们总算完成了家长交给他们的使命。在这样的想法下,他们所走的大学之路也是目标非常明确——冲着文凭而去。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,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,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。
教育的确能够改变命运,但不能保证你一步登天。所谓改变命运,务实的看法当是:受过教育比未受教育生活过得好一点,人生成就大一些,对社会更有用一些。当然,作为回报,受过教育的人通常有着更高的幸福感,同时也能为下一代占据一个更高的起点。
一个只懂得向学生灌输课程的大学充其量算得上三流,而那些能够点燃青年学生内心火焰的大学才真正算得上一流。
走过高考
进入大学
从眼中只有题海分数
到试着开始独立生活
大学是你初次窥探世界的一座平台
是养成一种习惯
是塑造一种思维
它能够拓宽视角
也可以开阔胸怀
上大学最大的意义
也许就是希望你明白
大千世界,学无止境
如同在漫长的人生中
为你写好一个开头
上大学最大的用处
也许就是希望你做到
未来不管在鲜花掌声的舞台上
还是在无人理会的低谷之中
也从不怀疑它的意义